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赵虎换上红甲戎装,穿戴整齐,覆上厉鬼面具,带上袁武等一众属僚在军营之中巡视了一遍之后,十分满意,问道。

“琨山大营最多可驻扎多少人?”

袁武答道:“回主公,依照卑职的设计,琨山大营目前最多可容纳十万大军!”

赵虎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再问道:“可是眼下我们万胜骁骑卫只有不到两千人,怎么能够守住这么大的要塞?”

袁武不慌不忙,从袖中取出一卷彩色地图,打开之后指着上面的几个用朱砂标注的军寨,微笑道。

“主公请看,我琨山大营共有大小军寨一百零八座,依照地势和位置可以分为五等。”

“第一等军寨以朱砂标注,意为必守之寨,共有一大八小共九寨,均为易守难攻之处,其中大寨三百人可守,小寨五十人可守,所以只需七百精兵便足可御敌!”

“若我军有三千人,则可再增守九寨……”

“若我军有一万人,两万人,三万人五万人,八万人,十万人,均可妥帖安排!”

听完袁武的讲解演示后,赵虎十分满意,连连夸赞。

“古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依我看来,你袁世勋的才干比起韩信当年,恐怕也不遑多让!”

在赵虎的心目中,袁武本人的武道天赋不算特别出众,但他的军事天赋和统帅能力,当真独步群僚,不愧是汝南袁氏之后,名门高弟。

……

就在赵虎与袁武等人在琨山大营中谋划未来之时,他的两个心腹亲兵摩二与王艺也来到了他们的目的地——易县。

易县隶属冀州大名府,位于涿州西南百里之外,与中山郡东部的涞县毗邻。

易县以西,就是大名鼎鼎的河北天险,太行山脉!

河北地区,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山河形胜之地,就是源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

南有黄河滚滚波涛,北有燕山横断幽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西接太行掌控八隘,坐拥四州之地,物广人多,兵精粮足,可为天下之权重!

昔日汉光武帝孤身一人渡过黄河,持节北上,得到两万幽州突骑臂助之后,迅速横扫河北,尽收四十五万铜马军,坐拥四州之地而睥睨天下。

从此,光武帝之锋芒锐不可挡,数年间便横扫八荒,一统九州,气壮山河,延续了两百年大汉帝业。

而易县,就卡在太行八隘之一的灵丘隘出口处。

从灵丘到涞县的这条太行古道,名为灵丘隘,是勾连太行以西的唐州与太行以东的冀州之间最重要的道路,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易县位于灵丘隘出口处,不仅商业繁华,而且民风彪悍,多出豪杰壮士,更不乏草莽英雄。

王艺虽然是草根出身,后来又到涿州任职,但他早年混迹易县之时也曾结交了不少兄弟。

如今王艺跟着赵虎发达了,自然想到拉老兄弟、老朋友一起入伙。

昔日赵虎为了补全第四招无名斩,刻意拉拢王艺,将其视为心腹。

赵虎欣赏王艺的忠诚,在传授王艺许多武功的同时,还用【虎骨狼血丹】为他洗筋伐髓,逆天改命,重塑血脉能力,让王艺的武道天赋从中人之资跃升为上等。

眼下王艺早已今非昔比,换血之后短短数月之间,他接连突破境界,目前已经拥有七阶巅峰的修为,八阶中游的实力,放眼江湖也能称得上二流高手了。

这一次王艺回乡,除了招兵买马之外,他本人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启出王家祖传的那块石碑残片献给主公。

赵虎自然不会拒绝属下的好意,他为了以防万一,派出了摩二与王艺同行。

回乡之后,王艺第一时间到祖宅之中,启出埋藏在一颗老树之下的大石盒。

打开石盒之后,王艺从中取出一块铁锅大小的不规则石碑残片交给摩二。

摩二接过石碑残片,小心翼翼地用帛布层层缠绕包好,然后背在胸口,对王艺说了一句。

“我带石碑去真定常山,你召集人手之后自行回琨山大营。”

王艺点点头:“好,我们就此别过,摩统领一路小心。”

摩二微微颔首,不复多言,转身大步离开。

离开易县之后,摩二抬头看了一眼天色,见太阳高挂,便选了一个方位,朝西南而去。

众所周知,常山也是太行余脉。

虽然太行山脉阻断东西,但山势却不是正南正北,而是从西南到东北略微倾斜。

易县在北,真定在南,所以摩二要从易县去真定,应沿着太行山脉向西南而行。

但实际上,太行山脉两侧并不规整,往往南北相邻的两个地方可能会被突出的高山险脉阻隔,商旅百姓必须绕道才能通行。


页面连接:http://www.conwmnzzq.com/read_0_dko10k/nmn10bnf10.html

趣书网 宝书网 书本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叔叔小说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