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朱元璋是真急了。

因为,朱棣所抛出的问题,也是他一早就预料到了的事情。

因为,大明不可能永远有仗打,而武将一脉自古以来,都是只能从战场上捞功劳。

开国之初,武将能和文官制衡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大明的江山,大部分都是淮西武将们提着脑袋打下来的。

可随着杨宪欺上瞒下,胡惟庸结党营私等等案件的出现,武将人数不足的弊端就初步显露出来了。

从那时候起,他老朱就预料到了以后的情况。

大明不可能一直有敌人。

北方的蒙古各部还没被消灭,他还能靠着那些敌人,不断提拔朝中将门。

可总有一天,仗会打完的。

大明,也会迎来一个很长的安定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武将势力只能眼睁睁的不断凋零。

反观文臣,却能靠着和那些士绅阶级的关系,不断将自己人举荐到朝堂上。

科举就是文臣发展自身势力的工具。

盛世来临,也同时意味着,文官集团将在数量和实力上,迎来一个无限膨胀的契机。

到时候,大明的朝堂上,就是文官一家独大。

甚至,没有了武将一脉的制衡,懦弱点的皇帝,都要被文官的话语权所左右。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是几千年来,一直有目光长远的皇帝预料到这一切,但却一直无法改变的原因。

究其根本,就是因为士绅阶级,不愿意将国家的未来,放到与外国的联络上。

他们手里满是土地,所以只愿意继续让国家从土里刨食。

所以,当看到模拟器里说,朱允熥很轻松的就给出了这个,让无数帝王都为之苦恼的答案。

朱元璋如何能不激动?

一念至此,朱元璋连忙瞪大了眼睛,期待着接下来可能会有详细的介绍。

幸好,模拟器中出现的内容,也没有让他失望。

【你被朱允熥的言论震惊了,你的侄子告诉你,你爹洪武皇帝其实一早就预料到了,文官后期会一家独大的结局,所以建国之初就借着战争开始扶持新的勋贵。在你爹的一手谋划下,武将贵族开始逐渐崭露头角,从而开始制衡文官。】

【但你紧跟着提出了新的问题,唐朝时期,在李世民的掺和之下,众多从龙武将也掌握着大部分财富和权利,甚至一度碾压那些掌握着土地的士绅阶级,但到了唐朝中期还是出现了文官一家独大,最终将门没落的场面。】

【你知道,这是因为国内安定后,没有了立功机会的武将会逐渐凋零,而士绅阶级却能够在盛世之下持续膨胀,照这样发展下去,大明不出五十年的时间,文官就会彻底碾压武将,甚至可能左右皇权。】

【你害怕到了那个时候,武将都成了温室里的花朵,而皇室宗族又都是酒囊饭袋,大明恐怕会出现文官独揽大权的局面。】

看到这里,朱元璋是越发急迫了。

甚至,捏着座椅把手的大拇指,都已经微微发白。

老四也能想到这个弊端。

这说明,历朝历代的王朝更迭,都逃不过这个诅咒的怪圈。

可是,允熥那孩子到底有什么办法?

【对于你提出的疑问,你的侄子朱允熥没有急着回答,而是从容不迫的拿出了一杆秤,询问你这杆秤缺少了什么东西。】

【你看着手中没有秤砣的秤杆子,毫不犹豫的说是没有秤砣,可你依旧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而你的侄子朱允熥则告诉你,大明的朝廷就如同这杆秤一样,把文官集团比作一头的货物,文官可以不断通过举荐与科举,从士绅阶级中选出新的有生力量。】

【可是,一杆秤的秤砣就那么大,文官不断增加,就会让天秤倾斜,反观把武将比作秤砣,秤砣不能增加自身重量,反而会随着时间的锈蚀而逐渐变轻。如此一来,朝廷总有一天会彻底倾向文官,到时就是彻底崩盘。】

【对于朱允熥的说法你隐隐有所察觉,而在你询问出解决办法后,你的侄子从背后取出了几个可以随意增减重量的新秤砣,并告诉你在这时候就必须要创造出新的秤砣,也就是换一个新的办法,来创造出制衡文官的力量的集团。】


页面连接:http://www.conwmnzzq.com/read_0_mkmmo/fn10imkkf.html

趣书网 宝书网 书本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战神小说网战神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